Supply-chain council for SBTi NEWS

  • Home
  • News 
    • 中文新聞
    • Global News
    • tin tức việt nam
    • Videos
    • FB News
  • 培訓 
    • 課程信息-限會員
  • 組織 
    • SSBTi 聯盟
    • 1.5C減碳協會
    • 合作團隊
  • 關於 
    • Contact
  • 會員專區
  • …  
    • Home
    • News 
      • 中文新聞
      • Global News
      • tin tức việt nam
      • Videos
      • FB News
    • 培訓 
      • 課程信息-限會員
    • 組織 
      • SSBTi 聯盟
      • 1.5C減碳協會
      • 合作團隊
    • 關於 
      • Contact
    • 會員專區
    • 登錄
SSBTi.org

Supply-chain council for SBTi NEWS

  • Home
  • News 
    • 中文新聞
    • Global News
    • tin tức việt nam
    • Videos
    • FB News
  • 培訓 
    • 課程信息-限會員
  • 組織 
    • SSBTi 聯盟
    • 1.5C減碳協會
    • 合作團隊
  • 關於 
    • Contact
  • 會員專區
  • …  
    • Home
    • News 
      • 中文新聞
      • Global News
      • tin tức việt nam
      • Videos
      • FB News
    • 培訓 
      • 課程信息-限會員
    • 組織 
      • SSBTi 聯盟
      • 1.5C減碳協會
      • 合作團隊
    • 關於 
      • Contact
    • 會員專區
    • 登錄
SSBTi.org

《SSBTi 專文》COP30 的新訊號:全球鋼鐵碳足跡邁向互認,台灣必須加強 LCA 科學減碳基礎

· 中文新聞,LCA‧EPD
Section image

今年在巴西貝倫舉行的 COP30,不只是一場例行的氣候峰會,而是全球產業「碳規則重新洗牌」的關鍵時刻。其中最受矚目的,是負責推動鋼鐵永續標準的 ResponsibleSteel,宣布與歐洲低排放鋼鐵標準(LESS)及亞洲主要標準機構合作,推動全球鋼鐵產品的碳排放分類、方法學互通與國際互認,涵蓋全球 約 60% 的鋼鐵產量 。

這代表什麼?

代表低碳材料的「國際共同語言」正在形成——未來跨國貿易、供應鏈減碳、品牌採購,都會以碳足跡數據與 LCA 一致性為前提。

而對台灣而言,這是一個清晰且迫切的訊號:

沒有科學方法學(LCA、EPD、PCF)就無法參與下一階段的全球競爭。

全球鋼鐵脫碳:從碎片化走向「碳標準互認」

ResponsibleSteel 這次促成的跨區域協議,核心是建立一套可互操作(Interoperable)的碳排放計算原則,包含:

  • 採用滑動比例法(Sliding Scale)衡量廢鋼比例與排放強度
  • 以 LCA 為基礎的產品碳足跡方法(PCF)
  • 以科學基礎(Science-based)方式定義「低排放鋼鐵」
  • 建構不同國家與標準之間的換算工具和對照表

這不只是一套標準,而是全球供應鏈碳數據「互通性」的開始。

歐美不再只要求企業揭露 Scope 1、2,未來進口產品將以 產品碳足跡(LCA-based PCF) 作為主要依據。

台灣以出口導向為主,如果不跟上這波科學減碳的國際化浪潮,極可能被迫承擔更高成本或失去市場競爭力。

台灣該如何面對?

1. 補強 LCA 能力,不再停留在「報表型 ESG」

台灣企業 ESG 多停在「揭露」、「永續報告書」,但國際要求已經進入第二階段:

所有氣候承諾需以可驗證的產品碳足跡(EPD、LCA)作為基礎。

鋼鐵只是開端,未來:

  • 紡織鞋材
  • 電子零組件
  • 家電
  • 包材
  • 食品農業

都將面臨同樣的碳足跡計算邏輯。

2. 供應鏈需要「可查驗」的 LCA 數據庫與方法一致性

SSBTi 觀察到台灣多數企業仍停留在:

「我有揭露碳排」

「我有做盤查」

但國際要求的是:

「你的產品碳足跡(PCF/LCA)能不能與歐美/國際標準互認?」

沒有方法一致性,就談不上互認。

沒有互認,產品就可能無法進入國際市場。

3. 台灣需建立自主的 LCA / EPD 產業能力,而非依賴國外驗證

歐盟 CBAM、國際鋼鐵標準、跨國採購,已經明確宣示:

產品級碳足跡是未來供應鏈通行證。

台灣不能只做代工,更需要建立「科學減碳能力」:

  • 自主 LCA 方法學能力
  • 自主 EPD 編輯與審查能力
  • 與國際資料庫的串接能力(ecoinvent、CLCD、ELCD 等)
  • 將碳足跡融入設計、採購、材料管理

這正是台灣最欠缺、但也是最急迫的競爭力。

SSBTi:推動台灣供應鏈進入「科學減碳」時代

作為亞洲專注供應鏈減碳的非營利組織,SSBTi 將持續推動:

✔ LCA / EPD 能力的普及教育與方法學訓練

✔ 與國際資料庫互通的碳足跡平台(eFootprint)

✔ 協助供應鏈企業建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(SBTs)

✔ 協助產業從「減碳口號」走向「減碳方法」

台灣產業不能只仰賴政府或國際標準輸入,而必須具備自己的科學量測能力,才能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不被邊緣化。

結語:COP30 是警示,更是台灣的轉折點

COP30 展示的不只是氣候議題,而是 全球低碳材料與供應鏈規則的重新整合。

原本分散的標準,如今正逐步走向「互認」、「一致」,並以科學量測作為基礎。

台灣不能再用過去「ESG 宣示式心態」面對未來。

未來十年,競爭力將來自:

✔ 誰有能力計算產品碳足跡?

✔ 誰能通過國際互認?

✔ 誰擁有真正的科學減碳能力?

這才是 COP30 給台灣最重要的訊號。

Section image

訂閱
上一篇
SSBTi-VN : LCA/EPD 亚洲训练课程 3【越南/台湾场】SSBTi.org 与EPD-IVL 瑞典环...
下一篇
《SSBTi Commentary》COP30 Signals a Global Shift Toward...
 返回網站
頭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